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要求在新起点上推进陕西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3-03-05





 

    陕西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宜勤传达学习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农业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农业重点工作
 

    陕西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焕有主持会议
 

    主席台
 

    会议现场
 

2月27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宜勤传达学习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农业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农业重点工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焕有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基调,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农业工作克服多重困难,主要指标达到预期,农业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粮食:实现历史罕见的“九连丰”,连续5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水果:面积达到1732万亩,产量1437万吨,其中苹果面积967万亩、增长33%,产量接近千万吨水平,跻身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十大中国农产品行列。畜牧:建成一批万头生猪示范村、千头奶牛场、百万头生猪大县等产业板块,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转型加快,主要畜种存栏稳定增长。2012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5万吨、53万吨和195万吨,较2007年分别增长19.8%、22.4%和8.1%。蔬菜:设施蔬菜总面积247万亩,5年间新增117万亩,百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占到44%。带动全省蔬菜面积达到712万亩、总产1510万吨。市场主体:全省龙头企业发展到2108家,农业产业化组织突破1.7万个,合作社超过1.89万家,覆盖到60%以上的行政村和15.8%的农户。农业服务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面完成,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基本落实。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农机:总动力达到23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5年来年均增长3.2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园区:认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50个,实现了涉农县(区)全覆盖,带动建设各级各类园区1300多个,累计完成建设规模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3%。农民收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63元,增速连续7年保持在两位数、连续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精神,坚持“四化同步”战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两大目标,进一步培植产业,培育主体,做强园区,促进加工,多元筹资,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总产1150万吨以上;水果总产1450万吨,其中苹果产量105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0万吨、55万吨和185万吨;蔬菜总产1530万吨;茶叶总产3万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5%;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4%。

会议要求,今年一是要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要以高产创建为平台,以集成技术推广为抓手,不断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果业要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水平、拓展市场,加快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转变;畜牧要转变生产方式,持续推进规模养殖,稳步推进渭南现代畜牧示范区、铜川奶牛标准化示范市和咸阳PIC生猪产业板块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蔬菜要推进“菜篮子”工程,优化设施结构,拓展设施种类,推进商业化、专业化育苗,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二是要深化现代农业认识,准确定位农业园区功能,加强园区指导管理,增强园区发展后劲,着力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三要创新经营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职业农民培育,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建立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农业经营体系。四是通过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市场流通能力建设,破解农产品价格“过山车”难题,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空间。五是要利用我省已建立的龙头企业贴息资金、龙头企业贷款融资担保基金和现代果业、畜牧业、种业等基金融资平台,争取财政支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等途径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破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六是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中省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有关规定,坚持传承,锐意创新,求真务实,稳步推进,切实提升农业工作水平,促进全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及韩城市农业、畜牧、农机和果业局(委)主要负责同志,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农机、果业、畜牧局班子成员及各处(室、站)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