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大宗流通也能追溯责任

发布时间:2016-05-19



       本报记者胡明宝

      “从我们这里出去的蔬菜都是有‘身份证’的,放心吃就好了!”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林云蔬菜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一车车蔬菜正紧张有序地运往城市蔬菜配送点。合作社理事长刘林云告诉记者:“不管是基地自产还是外地采购的蔬菜,我们都要进行检验检测,开具食用农产品产地检验合格证,方能上市销售,这合格证就是我们蔬菜的‘身份证’。”

      像林云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样应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经营主体,在榆林市并不少见。据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薛耀武介绍,农产品追溯管理和产地合格证明制度已经成为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2016年开始,榆林市将整市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合格证制度,实现全市省、市级农业园区共135家企业全覆盖。

      在刘林云提供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合格证”上记者看到,上面明确标明了产品名称、产地、数量、产品认证、产品标准、检验员、合格证编号、开证单位等信息,合格证上还印有二维码,下边印有查验网址。

      薛耀武说:“产地检验合格证明特别适用于整车产品运销及散装销售,实行一车一证,合格证明可随车辆同行,有效解决了大宗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流向和责任追溯问题。目前,榆林市已开展追溯的企业,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选择加贴追溯标签或开具产地检验合格证明。”

      据了解,榆林市自2012年以来开始将追溯系统建设和产地检验合格证明作为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力抓手。几年来,全市已有123家龙头企业和专业示范合作社应用追溯系统,并开具产地检测合格证明。“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定期对这些企业进行抽检,检测合格率高达98%以上,部分上市农产品价格同比出现小幅上涨,这对确保消费者放心消费、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意识、树立现代农业企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薛耀武说。

      在制度层面上,榆林市于2014年12月已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将推行农产品追溯管理和产地合格证明制度列为主要工作措施之一。据薛耀武介绍,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在申请应用追溯系统和合格证明,企业已经认识并接受了追溯系统和产品合格证明制度,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为最早一批应用追溯系统和合格证制度的刘林云已经尝到甜头。“合作社原先的礼品盒一个130元,贴上检验标签后可以卖到188元。”刘林云说,“不过,由于蔬菜经营利润微薄,追溯系统和合格证制度无形增加了合作社固定资产和检测人员的投资。”刘林云说:“希望政府一方面能给一定规模以上的合作社派驻一名检验检测人员,帮助合作社解决检测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合作社人员计算机培训,帮助合作社提高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