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全国质量兴农推进工作会议强调“四对标两强化”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农安政策
2019年1月22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会议由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主持,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并讲话。部内各有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农村厅局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强调,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坚持“四个最严”,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总结了2018年农业质量年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了推进质量兴农工作和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任务。
各地以农业质量年行动为主线,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1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重点抓了五个方面。
1.着眼于风险防控,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2.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3.着眼于提升产业素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4.着眼于全程监管,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5.着眼于提升监管能力,努力健全监管体系队伍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坚持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为主线,坚持“四个最严”,坚持“产出来”“管出来”,聚焦问题抓监管,担当作为抓落实,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四对标”
第一,对标“最严谨的标准”
重点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
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建制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一批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发展一条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
第二,对标“最严格的监管”
重点是推进风险防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三,对标“最严厉的处罚”
重点是用好法律武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建立黑名单制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对昧着良心制假售假、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要按照“谁受益处罚谁”的原则,加大对违法企业主处罚力度,并依法实施行业禁入。
第四,对标“最严肃的问责”
重点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推动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压实属地责任
深化国家农安县创建,再创建农安县100个。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市、整省创建,对前两批创建单位进行核查抽查,凡是不合格的坚决摘牌。综合运用考核评价、奖励惩戒、督查督办等措施,督促地方谋发展必须谋质量安全、管行业必须管质量安全、保民生必须保质量安全。
强化主体责任
出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引导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开具合格证,探索将散户纳入监督抽查范围,督促其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两强化”
在监管制度方面
要研究构建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产品合格率、监管工作开展、体系建设和条件保障、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考评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量化依据。
推进智慧监管
加强监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体系构建,利用物联网、移动执法终端等新技术新设备,探索“机器换人”“机器助人”等新型监管方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分析决策,研判趋势规律,锁定监管重点,实现有的放矢、精准监管。